2021年9月,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开展了福建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福建省作为一个中等发达省份,其调查样本非常有意义,能代表现阶段我国商会发展的普遍情况。
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算是落一叶而知秋。
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向省、市、县行业协会商会有关人员随机发放350份,回收185份,有效问卷185份;召开2次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座谈会,共有20家行业协会商会参加;同时,组织人员对15家行业协会商会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总结。
该调查指出了商协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福建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
但福建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网络通信、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行业协会商会数量较少,
传统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商协会则占大多数。
从整体上可以看出,这明显不适应当前新发展要求。
当前大多数行业协会商会因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而发展缓慢,政府购买行业协会商会的服务工作虽有进展,但总体状况并不乐观。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体,其实力要远胜于协会商会,政府一般会优先选择企业来购买相关服务。
调查显示,2021年有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行业协会商会只有52家,仅占28.11%。
二是传统意义上的行业协会商会一般从政府部门获得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而民办性质的行业协会商会几乎完全凭本事生存,人、财、物的匮乏使其市场化进程愈发缓慢。
行业协会商会缺乏发展规划主要体现为体制机制不健全,无长期、明晰的发展规划,发展眼光短浅。
一方面,行业协会商会在传统意义上多为治理服务机构且有政府支持,脱钩后带有浓厚的官办色彩,
其管理机构没有得到及时革新,不同行业协会商会运行的标准体系、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商会建设经费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个别协会甚至连生存都有困难。
据调查,2020年建设经费在50万--150万元的协会占比仅为24.86%,
52.16%的协会商会建设经费在10万--50万元。
建设经费不足导致一半以上的协会商会处在勉强度日的境况,无长期发展规划,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行业协会商会普遍存在治理缺失、发展前景不明晰,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作者:陈宝国、闰欣明